春节期间,有网友发现,上海部分地铁站点的安检有了变化,在进站口设置了无包通道,加快市民游客的进站速度。
对于这样的举措,网友议论纷纷。不少市民呼吁:“小包可不可以不安检?”
也有人表示,希望“无包通道”可以在更多站点推广,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。
那么,地铁安检流程要调整了吗?“无包、小包安检通道”是否会回归?对此,上视新闻的记者进行了调查。
根据上海交通、上海黄浦、上海地铁等方面此前发布的消息,为疏导节日期间的大客流,地铁14号线豫园站进站口设置了安检通道和无包通道。不过,该通道仅是临时措施,随着假期出行人数回落,再来到地铁站时,已经看不到进站安检处的“无包通道”了。
有市民表示:“现在的安检确实会有点影响到进站速度,所以上班基本上不带包。”
记者在多个地铁站看到,安检口基本只留下一到两人的通行宽度,当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安检时,往往会影响无包乘客的入站。
一旦客流增加,人工安检也无暇仔细检查每一位乘客。
此前,市人大代表就曾建议上海地铁设立智慧免检、抽检制度。“客观来说,上海的地铁安检便利度与对标国际最高标准的要求还有差距。”市人大代表、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朱柯丁说,上海地铁存在安全检查时间长、乘客进站速度慢、高峰时段客流拥堵严重等问题,与地铁高效便捷的特点相冲突。
一方面,上海很多地铁站没有按照有无箱包对乘客进行分流,导致每逢上下班高峰期、重大节假日,要安检的乘客和免安检的乘客混成一团,平均等待时间长。另一方面,上海在地铁安检上投入了很多成本,但地铁安检从业人员实际由第三方安保派遣公司提供,有些人在工作岗位上既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检查,又在乘客安检排长队时缺少有效调度,服务质量不佳,更容易引起乘客的反感。
针对上述问题,朱柯丁建议,对于新建的地铁站或者有条件进行改造的地铁站,应规划完善安检通道,划分“有箱包”和“无箱包”区域,提升安检效率。同时,现有的很多安检设施对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来说很不方便,希望能增加或更换为更适合大件行李安检的设备。
为了避免乘客在短时间重复安检,朱柯丁建议,应加快推进公共交通安检点信息交互集合平台建设,同时引进人脸自动识别功能实现旅客一证通关、自助验证,并与航空系统、火车系统和公安系统联网,实现国铁与地铁安检互信互联互通,避免乘客在火车站、地铁站等不同交通站之间重复安检。
朱柯丁认为,部分安检通道也应尽快推行智慧抽检、免检,以简化安检流程,提升运行效率,“如机场进门处防爆安检,地铁小包安检等,应加快推进设立智慧安检免/抽检,执行部分免/抽检的制度。”
其实,前几年,上海部分车站曾推出过安检快捷通道试点。2019年,上海地铁曾在7号线上海大学站、2号线南京西路站、2号线静安寺站这三个站点推出“安检快捷通道”试点活动,乘客可通过支付宝、云闪付等渠道申请参与体验。
当时,记者来到2号线南京西路站,发现往常的安检通道一分为二,快捷通道上贴有绿色指引标志直通检票口。
乘客通过规定的APP扫码申请后,需要等待48小时,获得邀请函后方可参与此次体验。“如果你拿到邀请函了,就可以走这条快捷通道,不管有没有带包都不用安检了。”地铁安检人员介绍说。
不过,目前上述试点并未得到推广。
你期待地铁“无包、小包安检通道”回归吗?留言说说吧!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